听书阁 - 历史小说 - 签到在亮剑开始在线阅读 - 第126章,毒气,鏖战和同意

第126章,毒气,鏖战和同意

        八月二十三日。

        两日来屡战屡败,山省太郎少将不得已,从太原请求了飞机支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绝不是什么颜面有光的事情,当时打完电报后,他觉得自己脸上火烧火燎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中将阁下或许会因此看低他,山省太郎就越发羞愧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愤怒找不到宣泄口,于是乎就对作战不利的部队下了死命令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今日若是胆敢有退缩不前者,拿不下狮脑山,通通死啦死啦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上午,倾巢而出的日军,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,向狮脑山又发动了多次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不仅有地面炮火的支援,还有空中火力的支援。

        航空炸弹的威力,不是小口径迫击炮和步兵炮能比得上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一颗最轻的也有三四十斤,重的有一二百斤。大量的装药使得其威力极大。

        炸弹的气浪将地上的石子、尘土、树枝等统统掀到天上,然后又跟下雨似的,哗哗地落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四团战士们早就躲在了防炮坑里,伤亡情况并不算太大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负责观察的战士发现,从飞机投下的炸弹中,有一些没有爆炸,

        而是“嘶嘶”地冒着烟,闻过以后还有些头昏、恶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向上做了报告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四团的刘团长一看,就知道鬼子又在投毒气弹了,他立即命令部队,将毛巾沾湿,捂在嘴上,迅速做好防毒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,公然违反国际公法,对中国军民上千次地使用生化武器。

        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、毒气战,杀害了我成千上万军民。

        早在1937年8月淞沪战役中,日军就使用了催泪性、喷嚏性、呕吐性毒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从1938年8月武汉战役开始起,更加肆无忌懒,有组织地、大规模地、大量地向中国军队发射毒气弹。

        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(齐子气)和路易氏毒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日军在中国使用毒气的种类,一般是催泪性的苯氯乙酮。呕吐性的联苯氯化砷,和联苯硝化砷。

        糜烂性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,还有窒息性的光气、氯化甲基吡啶和氨酸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红色”指的是窒息性毒气,“黄色”指的是起疱性(糜烂性)毒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红色弹”和“黄色弹”由炮兵发射或飞机投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红色筒”用投射器或挪弹筒发射,

        “黄色剂”则是直接洒播芥子气原液。

        狮脑山战斗中,根据战士中毒症状,日军所使用的应是室息性毒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有的人没有毛巾,扯掉衣服打湿了,捂住口鼻。

        有的战士水壶里的水喝干了,没办法就地放水,虽然有味道,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敌人冲上来了,战士们拿起武器同敌人英勇奋战。一个上午,硬生生的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小鬼子都被杀怕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日侨,他们本就是来发财的,又不是打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上午看着太多的同伴倒下,许多人紧张的裤子都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更有少数人肝胆欲裂,不想拼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组织第六次进攻时,就有两个日桥死活不挪腿,退缩不前。

        显眼的二人,自然被督战队揪了出来,带到了山省太郎的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混蛋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?”将军严厉的质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简直就是逃兵一样的行为,两个退缩不前的,如果不严厉处罚,那其他人有学有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军队就没有办法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军饶命,我们只是帝国的侨民,不是军人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军饶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位侨民退缩不前,是被死亡的恐惧所压倒了,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明白军中的规矩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醒悟过来,哭着喊着求饶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晚啦!

        山省太郎拔出腰间的佩枪,亲自枪毙了两个退缩不前的日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目光扫过众人,所有人都纷纷低头,没有一个人敢与他对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再次重申自己的命令:“如果不拿下狮脑山,统统死啦死啦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第六次勉强组织的进攻被打退后,就是山省太郎也不得不承认,一个上午的进攻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战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山头上的八路实在是太顽强。

        森田参谋从城中赶来,带来了热腾腾的饭菜:“将军,该吃饭了,让士兵们休息一会儿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八月末的天气依旧非常炎热,中午顶着大太阳发起进攻是不明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经过一上午的进攻,士兵们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,再继续下去也没有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山省太郎从善如流,宣布全军用饭,休整两个小时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此期间,他对森田说:“用辎重兵、医疗兵、炮兵,皇协军还有侨民,组建起来的军队,简直是一堆垃圾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百人的战斗力,还比不上一个步兵中队。想要拿下狮脑山,我们还要指望太原的飞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向太原发报,请求给予我们更多的空中支援。即便是战斗机也可以,机枪的低空扫射也能提供有效的火力压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两日半的战斗,山省太郎对手底下的这帮人失望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是寄希望空中支援,能够压垮山上的八路军。让他们承受不住伤亡,逼迫他们退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狮脑山上的八路军,趁着空隙,也在探讨商量怎么对付敌人的飞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士们七嘴八舌,提出各自的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个战士说:“咱们能不能用步枪,把飞机打下来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当然是有一定可能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红军历史上用步枪打下飞机的,第一个例子是在1932年7月下旬的一天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会儿,红军大学学员在演习期间,遭到几架粤系军阀飞机袭击,当场伤亡数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一个叫王文礼的学员枪法非常精湛,使用一支法国步枪,在第二次尝试的时候,击中了一架飞机的油箱,该机起火后坠毁爆炸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的日子里,也还有两三个案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那都是小概率事件,运气好打中了油箱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多的,是无功而返的,没有被记载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结论是:步枪打飞机,大概率浪费子弹。小概率打中了,也是打的不要紧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了,步枪的有效射程基本六七百米,最大射程一千米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碰碰运气,那还是在敌人飞机低空飞行的情况下,才有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名经验丰富的排长说:“步枪还是留着打鬼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把一部分轻重机枪,朝着天空架起来,可以当防空的设备来用,说不定能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一架也没有打下来,也能产生很大的威胁,让小鬼子的飞机不敢飞得那么低。

        飞得高了就瞄不准了,对咱们的威胁也就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重机枪射程远,有效射程一两千米,射速高、威力大,而且靠弹带或弹链供弹,几挺重机枪就可以形成密集的火力网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低空飞行的飞机来说,确实有不小的威胁。如此才是靠谱的做法,团长当时就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重机枪数量比较少,还要面对正面敌人的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能够抽出来,应对天空上敌人飞机的,也就那么三四挺。

        防压力还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个年龄小的战士,突然提议到:“敌人的飞机飞得不高,我们能不能用手榴弹扔出去,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手榴弹炸飞机?

        听的人都是一愣,这孩子不是没睡醒吧?

        手榴弹炸飞机那当然是有可能的,他们旅长当年还是团长时,带队突击的阳明堡机场,用手榴弹炸掉了敌人二十四架飞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那些飞机都是在地上的,飞在天上的你想用手榴弹炸,

        也不说天方夜谭,但那个几率,比用步枪打下来还不靠谱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,他们使用的手榴弹杀伤半径,最多算是十米。

        投掷距离平均水平就是个七八十米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是垂直投射,那也得敌人的飞机降到低空,离地一百米的距离上,才会被投掷的手榴弹够得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手榴弹投掷提前量的问题,即便爆炸了产生的碎片,有没有几率够得着飞机的油箱?

        就是够着了,也可能是打的漏油,也不一定会产生爆炸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手榴弹投掷的高度不够,爆炸产生的碎片还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试图用手榴弹炸飞机,是一件很浪费,且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战士听了团长的一顿分析,羞涩的挠了挠头,不好意思的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下午,日军再次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太原出动二十架飞机,在我阵地上空盘旋,并进行低空扫射和轰炸。

        早有准备的八路军战士,立刻用几架重机枪,组成了一张火力网,给嚣张的敌人一个猛击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没有把飞机打下来,但重机枪的子弹还是给飞机造成了损伤,使得敌人不敢太过靠近。

        飞机在天上狂轰乱炸掩护,山下的日军分多路向狮脑山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敌人越来越近,其中一路日军逼近三营守卫的阵地时,三营指战员跃出工事,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八路军惯用的办法,当敌我纠缠在一块时,敌人的火力就难以发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论拼刺刀,中国人是小鬼子的祖宗。

        枪炮声、喊杀声响成一片,焦灼的血战至夜幕降临,三营的战士将敌人赶下了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向一营阵地进攻的日军,仍在山腰顽抗,试图切断一营与团部的联系,聚歼一营。

        打开西援正太路的通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团长识破敌人的阴谋,命令担任预备队的二营,派一个连增援一营。

        奉命增援的第六连,分三路向山腰移动,与敌人冲杀在一起,在一营的联合打击下,数百日寇慌忙撤退,逃回阳泉。

        夜里,坚守狮脑山的部队,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嘉奖令,十四团上下受到很大鼓舞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总部要求部队坚守狮地山,坚决阻滞敌军向正太路增援的企图,保证破击战役的彻底胜利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电报上还有一行字:“经过论证,同意你部进攻阳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尽管设想非常大胆,但八路军从来就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第一回嘛!

        ps:毒气弹的资料,只写了冰山一角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有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遭受了毒气攻击的军民非常惨,那时候可没有今天的医疗条件。

        想了解鬼子有多丧心病狂,可以搜731部队。各种惨无人道的活人实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多说了。